打破独占!首台国产主动化粮食接连卸船机在山东港口日照港投用
来源:bob手机版网页登录 发布时间:2025-10-02 11:36:48
9月30日,跟着最终一粒粮食经过密闭运送体系进入筒仓,一艘卸完货的10万吨级货轮慢慢驶离山东港口日照港。9月份,日照港完结大豆吞吐量创前史同期新高。
支撑这一亮眼成果的,是我国首台全国产主动化粮食接连卸船机。这台被职工亲热称为“绿巨人”的设备,正悄然重塑着粮食接卸的作业图景。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粮食智控中心,记者看到粮食码头数字孪生渠道正实时出现着现场作业动态。作业人员轻点鼠标,就可长途监控现场转运、入仓、出仓等全流程作业状况。
而在粮食码头作业现场,粮食卸船机如“绿巨人”慢慢向大船腹部伸出“手臂”,探入船舱。随后,“手臂”结尾的横、纵“双螺旋”开端滚动,带动船舱里的大豆坐上“电梯”一路爬高,直达高架于半空的密闭皮带机,最终运送进入粮食筒仓。整一个流程行云流水,无人作业,只闻机械工作的轻鸣。
“这是咱们本年刚刚正式投用的国产主动化粮食接连卸船机,被誉为粮食卸船范畴革命性打破。”日照港裕廊公司出产事务中心主任刘尚娟言语中难掩激动,“这是我国港口机械配备范畴的一次严重立异打破!”
“该设备立异交融螺旋取料、带斗笔直进步及水平运送、动态无尘转料联接、全主动作业控制及安全防护‘四大技能’,打破了国外技能独占。”刘尚娟介绍说,“中心技能与中心部件100%国产化,最大卸船功率达每小时1500吨。”
“粮船到港,高效接卸是头等大事。但关于码头上的粮食卸船机,港口人却一向‘爱情杂乱’。”谈及研制初衷,刘尚娟介绍说,现在粮食码头运用的接连卸船机,根本都是国外技能产品,单台收购本钱数千万元,并且中心设备依靠进口,要害配件修理本钱高、周期长,一旦被“断供”,将严重影响码头作业安全。
此外,国外的卸船机不只能耗高,作业功率也不尽善尽美。每卸一船粮,就有超20%的粮食因设备原因无法被主动提取,需求人工清舱。工人们开着挖掘机,深化粉尘充满的舱底进行作业,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限制了作业功率。
“作为粮食接卸大港,咱们从始至终想要一台更聪明、更环保的接连卸船机,最重要的是,它要有一颗‘中国芯’。”日照港裕廊公司出产事务中心主任刘尚娟的话,道出了职业多年来的“隐痛”和等待。
破局始于一场产学研深度携手。聚集职业痛点,日照港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开锐组成攻关团队,创始了“需求—研制—使用”的协同立异形式。经过研讨证明和技能堆集,项目团队确定“螺旋取料+带斗运送”为中心规划方向。
最要害的打破发生在样机实验阶段。在攻关过程中,团队经过3D建模、多种样斗制造,仅用三个月的时刻,就依照螺旋取料头和带斗运送机1:1份额完结样机实验台的图纸规划和建立,霸占了螺旋、皮带、料斗三者协同高效作业的技能瓶颈,为整机成功研制供给了要害科研支撑、奠定了中心理论柱石。
“港口提需求出场景、高校攻理论做辅导、企业出图纸造设备,三方各展所长让研制周期缩短一半。”日照港技能立异中心主任王衍棣介绍说,首台全国产主动化粮食接连卸船机从图纸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
粮食接连卸船机自投用以来,实践运转多个方面数据显现,与现有几种干流卸船机比较,该卸船机在小时功率进步25%的基础上,吨耗电从0.4度降至0.34度,年节电达185万度,破板结才能进步80%;单舱清舱量降至13%,比同类设备下降48%。
“以前清舱要全副武装下舱作业,现在长途控制,精准抓取,简直‘颗粒归仓’,安全、绿色又高效。”日照港技能立异中心研制员李世龙的切身感受,印证着这项立异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动。
粮稳全国安,粮运海疏通。“现在中心部件自己把握,再也不怕‘断供’。”刘尚娟口气坚定地说,作为全国重要粮食进口接卸港,日照港大豆年接卸量超千万吨,国产配备的投用,意味着我国粮食供应链的“咽喉要道”多了一份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