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她被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晚期,接受了肝移植手术;7年后,在广西医科大学榜首隶属医院多学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她顺畅诞下一名健康宝宝,产床上的她忍不住热泪盈眶……身为一名钢琴教师,她在人生舞台上奏响了一支美丽的生命乐章。
7年前,33岁的钢琴教师方芳(化名)因双手震颤、行走不稳来到广西医科大学榜首隶属医院求医,被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晚期。不只工作无法维继,还面临生命危险,出人意料的两层冲击让方芳全家陷入了深深的苦楚之中。
据介绍,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58.7/1000000,并发急性肝衰竭时只可以经过肝移植手术彻底治愈。
面临酷爱生命与音乐的方芳,医院肝移植专家团队具体评价病况,决议由资深肝移植专家彭民浩以及肝胆外科教授彭涛施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为她重启“生命之门”。
手术成功之后,方芳在医师指导下长时刻服用免疫抑制剂,以确保新肝脏在体内安稳“扎根”。跟着时刻的推移,方芳的身体机能逐渐康复,回到酷爱的音乐教育工作。
2024年,方芳喜结良缘,命运给了她一份意外和惊喜——她怀孕了。这一音讯令方芳夫妻俩和家人们喜不自禁,时间短的高兴之后却是深深的担忧。一方面,移植的肝脏能否接受妊娠的检测?会不会产生排挤反响或是严峻的肝功用受损?另一方面,免疫抑制剂会否影响胎儿正常发育?胎儿会遗传妈妈的疾病吗……各式各样的问题令她忧心如焚,假如抛弃妊娠,将意味着母亲梦的幻灭。
忐忑不安的方芳来到广西医科大学榜首隶属医院产科门诊咨询。面临这样一位“赤色”妊娠危险的孕妈妈,产科当即联合院内多方力气,与肝胆外科、消化内科、产前确诊与遗传病确诊科进行了多学科会诊。
经专家们全面评价,方芳术后7年肝脏功用杰出,具有怀孕条件,一起,肝移植术后妊娠的高危险是客观存在的,流产、早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胎儿成长受限等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率明显地添加,一起不扫除免疫抑制药物可能对胎儿形成影响。
广西医科大学榜首隶属医院副院长彭涛代表会诊专家团队向方芳及家人具体说明晰会诊定见,表明科学怀孕、确保母婴安全在专业上是可行的。方芳和老公表达了对本次妊娠的巴望和坚决决计。
所以,专家们精心为方芳拟定了孕期办理计划,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剂量,监测重要血液学目标,力求将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降至最低,一起确保移植的肝脏可以平稳度过孕期。
妊娠中期,好音讯接连不断,方芳在产前确诊与遗传病确诊科完成了羊水穿刺产前确诊查看,胎儿染色体正常,并且基因剖析显现,胎儿没有带着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这让方芳一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满心愉悦地孕育下一代。
整个孕期,在彭涛教授的指导下,产科团队亲近监测方芳血压、血糖、肝肾功用及免疫抑制药物血药浓度等,注重胎儿成长发育情况。
妊娠挨近37周时,方芳惯例监测发现转氨酶略有上升,所以住进了产科病区。考虑妊娠已足月,1月17日,该院集结了产科、外科、麻醉手术中心、重生儿科等多学科专家力气,为方芳的临产护航。在回响着舒缓的古典钢琴曲的手术间里,陈悦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对方芳施行了天然剖宫产。本年82岁高龄的肝胆外科彭民浩教授也看护在手术现场。
看到宝宝的榜首眼,方芳热泪盈眶,并在医师的指导下屏息用力帮忙慢慢娩出宝宝,“呜哇、呜哇、呜哇……”伴随着一声声有力而嘹亮的天籁之音,宝宝向这样一个世界宣告到来。
当孩子还连着脐带就被悄悄放到方芳胸前,母子俩脸贴脸密切触摸的那一刻,方芳眼中满是对这个重生命的心爱与怜惜,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母亲,忍不住留下热泪,“看到宝宝健康出世的那一刻,我觉得再多的苦都值得了”……
彭涛教授介绍,世界上初次成功的实体手术于1954年进行,1958年报告了榜首例肾移植术后妊娠成功临产;榜初次肝脏移植手术于1967年进行,随后在1978年报告了全世界初次肝脏移植受者的怀孕;1991年至2020年12月,世界妊娠登记处(TPRI)报告了1909名女人中的3433例妊娠,这中心还包含366名肝移植患者(724例妊娠)和1279名肾移植患者(2270例妊娠)。近年来,我国也连续有肝移植术后成功诞下重生儿的报导。